一、教研室沿革与简介
口腔解剖生理与牙合学教研室作为新成立的教研室,致力于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创新思维和国际视野的口腔医学人才。教研室涵盖牙体解剖、口腔生理功能、口颌系统及数字化医学技术等领域,注重学科交叉融合与临床思辨,培养从解剖到功能、从静态到动态、从局部到系统的思维能力。教研室负责的《牙体解剖及口腔生理学》和《牙合学》两门课程涉及口腔医学各个领域。
二、人员组成
师资队伍汇集牙体牙髓科、口腔修复科、口腔正畸科、牙周病科、儿童齿科等多个教研室教学经验丰富、学术背景多元化的优秀教师25人,教授1人,副教授1人,主任医师3人,副主任医师7人,中级职称9人,初级职称6人。主要骨干教师均具有国外学习及交流的经历。
三、承担的教学任务
口腔医学五年制《牙体解剖及口腔生理学》理论课与实验课、五年制《牙合学》理论课与实验课。这两门课程既是口腔医学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口腔临床医学重要的桥梁课。
《牙体解剖及口腔生理学》描述正常的牙体和牙弓形态,分析其形态与功能的关系,介绍牙合与颌位的概念和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且联系临床实践阐明口颌系统的生理功能现象。
《牙合学》是关于咬合生理、病理特征的科学,以咬合功能为中心,以临床治疗为目标,是一门理论性、专业性和实践性均很强的学科,包括口腔临床医学各个学科的关于咀嚼器官和咀嚼功能的检查、诊断和治疗等内容。
四、教学成果
1.牙体解剖及口腔生理学:推行双语教学、虚拟教学。应用“口腔解剖生理学虚拟仿真教学系统”的三维虚拟重建将教学内容立体化,推出《口腔结构学》全英文学生教材。
2.牙合学:将数字化诊断及治疗理念引入课堂,开展“数字化牙合垫的设计及制作”的实验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