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人文教研室
一、 教研室沿革及简介
南京大学医学院口腔医学院思政人文教研室成立于2021年01月,教研室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南京大学“一核两端三元四维”的人才培养体系要求下,深度融入南京大学“熔炉工程”建设框架,以培养“具有高尚医德和人文情怀的口腔医学科学家和临床学家”为目标,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特别是医学人文教育深度融合,建立了“思政人文教研室”和“思政人文课程群”,推行本硕博分阶段进阶课程的“333”贯通培养模式,培育“红色”思政教学团队、全方位打造思政数字化教学平台,努力构建思政理论、人文精神和专业知识“立体融合式”思政教学体系,打造具有南大底色和口院特色的思政教育品牌。2020年与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签订党建共建协议,互聘兼职教授,探索“医学+思政”交叉融合育人模式。2024年,教研室进一步深化“三全育人”实践路径,开设思政大讲堂等品牌活动,强化党建思想引领作用。
二、教学团队
截至2025年,教研室形成多维度人才结构:
职称结构:教授4人、副教授4人(含“江苏省333工程人才”第二层次1人)
学术资质:博士5人、硕士8人
导师团队:博士生导师2名、硕士生导师4名
合作网络:柔性引进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专家团队,建立跨学科协同育人机制
三、教学体系和特色课程
承担多层次教学任务并创新教学模式:
主干课程:
本科生《口腔临床医患沟通》(含虚拟仿真医患沟通场景训练)
研究生《口腔医学人文学》(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
博士生《口腔应用医学伦理学》(融入前沿生命伦理学案例)
教学创新:
开发“理论讲授+情景剧演绎+临床案例分析”三维教学法
增设“口腔医学人文实践基地”,开展叙事医学、医患沟通训练
四、教学成果
成果类别 | 具体内容 | 获得时间 |
课程建设 | 《口腔医学人文学》课程获评江苏省研究生教育课程思政建设示范课程、南京大学首批研究生课程思政标杆课程、南京大学“三个一百”优质课程建设项目 | 2021年 2022年 |
教材建设 | 《口腔医学人文教育新探》教材入选“十三五江苏省重点教材”,获评2020年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立项建设项目;《口腔应用医学伦理及临床伦理审查》教材入选“十四五江苏省重点教材”,获评2021年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立项建设项目 | 2020年 2021年 |
平台建设 | 教研室支撑医院获评“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思想政治工作标杆单位” | 2024年 |
教学改革 | “口腔医学人文慕课体系”入选江苏省本研贯通课程建设项目 | 2020年 |
社会影响 | 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医学教育专委会第口腔医学教育年会思政课堂二等奖、三等奖 | 2022-2024年 |
